新闻中心NEWS

2021.04.28
从旋转式伽玛刀的诞生看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19966月,北京举办了第五届国际先进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医疗设备厂商展出了最新产品。中国唯一的参展产品,是由深圳奥沃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伽玛刀。

伽玛刀这个名称,国人已不陌生。但是,伽玛刀的由来和功能,却未必人人知道。

当瑞典的莱克塞尔大夫50年代产生关于伽玛刀的设想,当1968年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样机在瑞典诞生时,它的发明者大约不会想到,这种当时近乎是梦幻的医疗设备走上应用的道路比它形成的道路还要漫长。

1997年,美国的FDA批准伽玛刀进入美国市场。1990年,世界上有13台伽玛刀进入应用。到1996年底,13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10

国际社会承认伽玛刀是90年代以后的事。

伽玛刀是用于治疗颅内疾病的一种现代放射治疗设备,它的基本原理,是将60C。放射源分散排列,从不同角度射入颅内并在病灶处聚焦击毁病灶。这是医学手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实现了人们不流血无创伤手术的期盼。

这种越来越显示出发展前景的现代医疗仪器是瑞典人的骄傲,似乎也成了瑞典人的垄断。然而,1996年,中国深圳的奥沃公司也拿出了一台伽玛刀。

即使是瑞典莱克塞尔公司也无从对中国人的产品提出抗议,因为这确实是中国人独立研制出来的东西。无论是技术思想还是结构设计,中国的伽玛刀与瑞典的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伽玛刀"旋转聚焦"方式对瑞典伽玛刀的"射线聚焦"方式是一大突破:它使得中国伽玛刀的焦点精度以及对健康组织的无损度都超过了瑞典产品。

奥沃的"旋转式伽玛刀"连续获得中国、美国与欧洲多个国家的专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奥沃公司从开始研制到拿出这种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医疗设备,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如果说,奥沃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这是缘于他们十分明晰而富于理性的思路,那就是:做什么和怎么做。

“我们选择新兴医疗器械这个领域,是因为我们这个新创业的公司无法在传统行业热门行业与人竞争。新型医疗器械是一个尚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因而孕育了极大的市场机会。”奥沃公司总裁宋世鹏如是说。

"由于核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医疗设备成为新型医疗器械领域内的最大门类。而在这一门类中,放射诊断设备比较成熟,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但是,随着核技术的运用,以各种高能射线替代手术刀,实行无创伤手术,应该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于是,奥沃选定了开发放射治疗设备这个产业方向。"

"奥沃的企业定位是创世界一流企业,做世界一流产品。伽玛刀是放射治疗设备,又是世界一流产品,而且,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可改进之处,于是,伽玛刀成了我们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那么,为什么有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不做伽玛刀?比如西门子、比如GE?"宋世鹏回答记者的问题胸有成竹:"西门子目前的年产值大约是700个亿,其中医疗设备这一块50个亿,治疗设备在这50个亿中只占0.9亿。GE目前的年产值大约是800个亿,其中医疗设备这一块40个亿,治疗设备占40个亿中的0.45亿。可见治疗设备这一块并不被他们偏重。"

"企业家总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兼奥沃副总裁李培根博士接过话题:"发达国家开发高科技产品的费用相当昂贵,如果不是技术上有相当的优势,他们就不会去做。何况越是大公司越趋向于保守,决策程序越复杂,大公司未必就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不论什么时侯,市场总会有缝隙。"

奥沃公司不迷信。不迷信是因为知已知彼,不迷信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优势之所在。

"伽玛刀主要是核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在这两个领域,我国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科学技术虽然在一些领域与世界水平有距离,但在一些领域,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把握这些优势并综合运用,就能够开创跃居世界前沿的科技产业,"宋世鹏说。

至此,奥沃公司决定了"做什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做"

奥沃选择了走"敏捷企业"这条路。

"敏捷企业,"李培根说,"这是国外近年来的一种提法,指的是企业对于市场需求所能作出的灵活敏捷的反应。"

市场之大之瞬息万变,非任何企业所能包容。但是,通过"动态企业联盟"进行优势组合,就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市场需求作出敏捷反应。

奥沃开始把对于伽玛刀的国内各种优势技术力量进行产业化组织。他们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核工业总公司909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他们把伽玛刀分解成核物理、机械加工、电器控制、计算机软件系统四大块,然后分别委托最有能力的单位去做。

能够如此快地组织起如此强大如此多面的多学科的科技力量,这大概也是目前"中国特色",是我国高科技企业能够运用的最大优势。

可以说,旋转式伽玛刀凝聚了国内多学科一流专家的智慧,是中国高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

甚至不只动用国内的力量。伽玛刀的主要机械和电器部分,由中方提供图纸,奥沃公司寻找了具有世界先进精密机械加工水平的法国德梭公司合作加工。让发达国家企业给我们搞"三来一补",这在中国对外合作中还是第一次。

"奥沃,"宋世鹏说,"英语OUR(我们的)的译音。你不要想自己什么都能做,要那样,企业将非常庞大。在看准了市场目标之后,你就可以组织队伍,上什么样的产品,组织什么样的队伍,谁代表国家水平就选择谁。OUR,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企业没有边际,所有的力量可以为我们所用。"

旋转式伽玛刀(或称头部伽玛刀)只是奥沃的第一个产品,是奥沃公司所确定的一个规模宏大的无创伤放射治疗设备开发计划中的一个突破口。之后,奥沃又开发了或正在开发全身伽玛刀、头部X刀、全身立体扫描X刀、中子立体定向治疗系统、中子后装机、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质子治疗装置等一系列产品。

在所有这一切之后,奥沃公司只有员工357人,总资产近6亿元人民币,其中净资产1.3亿元。

在奥沃科技开发院,你可以看到一张张网络示意图:这些网络的最中心是项目,项目分解成几个部分,都由哪些院校或研究院所来完成这些部分,就构成了一张张网络图。

主持科技开发院工作的开发院副院长张良震教授原是安徽大学副校长。他说,开发院与具有有关优势的国内(也包括部分国外)院校院所都建立了联系,与其中的一些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发院现有人员7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占60%以上。未来两年开发院将发展到1000(包括兼职)。扩大了的开发院的工作仍然是开发,即确定"做什么"以及组织""怎么做"

我们无法断言奥沃今后的发展,因为这包括着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是,"奥沃模式",对于我国正在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无疑有借鉴作用。

以下是记者从国家医药局得到的信息:

  经过"八五"之后,通过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等途径,我国医疗器械的高知识密集型产品得到较大的发展,机电类医疗器械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长速度37.3%,相当于卫生材料类产品增长速度的2.35倍,许多大型精密医疗装备,如:CTMRI、直线加速器、伽玛刀、X刀、大型X线机组等已能批量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地、市级医院以下的使用要求。

  但是世界临床医学发展极快,临床界的国际交流具有很畅通的渠道,国内临床界学术活动又非常频繁,这就使我国临床界有类似国外临床界的高标准使用要求。而尽管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科技进步也在突飞猛进,但能形成生产力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产品则相对慢得多。

  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1万余个品种,却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已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

  一大批资金、管理、技术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进入中国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希望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加入占领中国市场的份额。

  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高是国产医疗器械较国外医疗器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但是,对于同样功能及性能指标的进口仪器设备和国产仪器设备,医院使用收费时往往是进口设备高于国产设备30%以上,有些要高出一二倍甚至更高,以至于出现购买进口设备价格高一些,但使用回收期却短于购买国产设备回收期的情况。这不仅刺激了购买国外产品的消费思潮,也严重影响了国产医疗器械的销售,使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做什么与怎么做"原是奥沃公司总裁宋世鹏在华中理工学院讲演时的一个题目。记者之所以反复讲它,是因为此话虽然平实简单,却包含了至深的哲理。其实,在世上成就任何事情,无非是两点:目标(做什么)、方法(怎么做)。目标没有选好,方法难以奏效;有正确的目标无合适的方法,目标仍难以实现。

我国高科技产业是新兴产业,我国高技术企业是新兴企业,做什么与怎么做,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命题,也是行业与产业面临的命题。